【精华】观察日记作文汇总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察日记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察日记作文 篇1
上课了,只见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两个鸡蛋放在桌子上。顿时,这两个鸡蛋就像两颗带着问号的小炸弹在教室里炸开了。有的同学问:“老师,这两个鸡蛋有什么神奇的?跟我们平时吃的鸡蛋不一样吗?”有的同学问:“老师,您拿这两个鸡蛋干什么啊?”还有的同学问:“老师,难道这两个鸡蛋里有什么秘密吗?”老师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只是微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猜猜这两个鸡蛋会旋转吗?”我不假思索地说:“会转!”李文煜同学想了想也说会转,而宋文浩同学大声地说:“不会转!”就这样,大家有说会转,也有说不会转。
这时,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对我们说:“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个实验。”接着,老师拿起一个鸡蛋在桌上一转。啊,鸡蛋转得又快又直,简直像陀螺。就在这时,老师又拿起来一个鸡蛋。这个鸡蛋刚转了一圈就倒下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心里充满了疑问,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声,教室里静悄悄的。老师慢条斯理地说:“刚才会转的鸡蛋是熟鸡蛋,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都是固体的,所以转得又快又稳;不会转的鸡蛋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的蛋黄是半固体的,蛋清是液体的,所以……”
这个实验真有趣啊!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观察日记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去玩耍。我正在骑车,忽然我停了下来,抬头看见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便下了车,仔细一看,哦,原来是一只蜘蛛。为什么它能在空中出现?它会飞吗?不会,原来它是在织网。
一下又一下,一层又一层,过了两个小时,网成形了,终于织完了,我看得都不耐烦了。不过,这网织得很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巴掌大小,可对蜘蛛来说,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啊!大家都说蜘蛛是最天然的建筑师,今天,我终于见识了,织的可真好啊!这网的距离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一层一层是那么的平均。为什么呢?它有什么特殊的隐形尺吗?没有,它是靠眼睛来分辨的。
蜘蛛虽小,可是它的建筑能力是很好的,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蜘蛛。蜘蛛也是小动物,也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
观察日记作文 篇3
10月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红豆虫(一)
今天早上,姥姥去泉城公园锻炼身体回来,手里拿着两条红红的胖虫子。“这是什么呢?”我问姥姥。姥姥告诉我:“这是两条豆虫。豆虫一般是绿色的,但这两条是鲜红的,很少见。”
只见这两条鲜红的豆虫胖嘟嘟的,比我的大拇指还粗,比我的中指还长。我很喜欢它们。我把它们放在透明的塑料杯中,只见它们不停地爬着,不停的蠕动着,身体十分柔软。
10月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红豆虫(二)
今天是红豆虫来我家的第二天。我仔细观察着它们。用尺子量了量它的身长,天哪!真不敢相信,他竟然有10厘米长!
豆虫的背部和腹部都是鲜红的,头是黑色的,小嘴一张一合。它们的身体分12节,每节两侧都有一个小黑点。下面的前三节每节都有两根像针一样的腿,尾部的每节都有一个椭圆圈(可能是吸盘)还有两个小黑点(可能是肛门吧)。
它们在杯子里不停的摇摆,身体不停的展开、收缩。爬行着、蠕动着。
10月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红豆虫(三)
今天,我看见红豆虫吐了很多丝,丝还缠绕成比花生米还大的球球。他瘦了许多,可能是吐丝的缘故吧!
姥爷告诉我,豆虫是在秋天钻入土里,冬天变成蛾,蛾再产卵,卵再变成豆虫的。豆虫是害虫最喜欢吃豆子的叶子,所以才叫豆虫。
一个小小的豆虫,想不到还有这么多知识呢!
观察日记作文 篇4
今天上午,我在教室里观察金鱼。
鱼缸里一定有五条金鱼,一条是水泡鱼,其它四条都是普通的鱼。水泡鱼的头上长了两个泡泡,像两个乒乓球,泡泡上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像两颗珍珠。那红红的身子胖胖的,大大的,尾巴像一片枫叶。其余四条眼睛像两颗小黑豆,全身都是红色的,尾巴像一把剪刀,美丽极了!
小金鱼还会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有时候首尾相接摆出一个三角形,有时候四条金鱼一起摆出一个正方形,还有的时候会摆出一个“个”字,它们真像一群舞蹈家。
金鱼在游泳的时候,头向上仰着,嘴巴一张一合的,吐出一串又一串的泡泡,尾巴轻轻摆动,真是太可爱了!
小金鱼有时候也很友好,它们聚在一起,好像在开会。有时候也很顽皮,故意挤来挤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把鱼食都掀起来了。
喻老师把鱼食撒进鱼缸里,鱼儿就争先恐后的游过来抢鱼食,过了一会儿,它们的嘴巴张的大大的,一下把鱼食吸进去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了解了金鱼的生活习性,让我的知识更丰富。
观察日记作文 篇5
篇一:绿豆芽
今天,绿豆几乎全部发芽了!绿豆种子的左右两瓣分开,芽从两边蔓延而出。像银针似的弯弯曲曲的芽露出嫩黄的身子,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些还交叉在一起,两根芽像绳子一般缠绕起来,横七竖八的躺在一起。餐巾纸杯子中的绿豆芽有1.6厘米,水杯子中的有1厘米,沙土杯子中的芽有2.3厘米。我又给他们浇了一些水,他们似乎像逐日的夸父,怎么也喝不够似的,贪婪地吸取着水分,整颗豆都变得胖乎乎的,像一个可爱的胖小子。
水杯子中的豆子也发芽了不知是不是营养不够,显得略有纤细,不过有1.5厘米长了沙土中的豆子有3厘米长了,而餐巾纸中的豆子长得更快,差不多有4厘米长了,不知为什么,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和沙土杯子中的豆子都变红了,像是披上了一层紫红色的纱衣,不过还是沙土杯子中的豆芽鲜艳一些,美丽极了。三只杯子中的豆子都长出了新叶,绿油油的可爱极了,新叶约莫有1厘米长。嫩嫩的,绿绿的,像一把剪刀,还有几滴晶莹的露珠在上面滚动,不过子叶有些萎缩。餐巾纸中的子叶比水中的略绿,舒展的也自然些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更红了。而水杯子中的豆子也有一点浅红,3个杯子中的豆子都长出了白嫩的`根须。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长到了7厘米,而水中的豆子只有5厘米,沙土杯子中的豆子有9厘米,根须是餐巾纸杯子中的豆子最长,有5厘米,其他两只杯子里的豆子只有3厘米左右。
篇二:我家的蟹爪兰
说起蟹爪兰,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家就养着一盆。
蟹爪兰,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小螃蟹爪子的兰花。它的主干粗壮,表皮粗燥,上面抽出几根细一点的茎,从茎上长出三四个分支。就这样不断地分叉。每个叉都是由一节一节的“小蟹爪”组成的。小蟹爪的相貌并不出众,那暗暗的绿色,好像蒙着一层厚厚的灰。每个“小蟹爪”的顶端都长着又细又短的黄褐色绒毛。它们的“新爪”一个接着一个地从绒毛里冒出来。
蟹爪兰只在冬天开花。没花的时候,它的样子一点也不漂亮,甚至有点难看,但在冬天就大不一样了。粉红色的花苞迫不及待地从绒毛里钻出来。又过了几天,向着阳光的花苞全都开了,把花枝都压得弯下了腰。再过几天,蟹爪兰的花开满了枝头,把叶子都盖住了,像个花灯笼。它的花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的花瓣都往外翻。一根花瓣管从最下层花的中央一直接到最顶层的花芯。掀开上面的花瓣,还能看到从里面伸出的雌蕊和雄蕊呢!
我特别喜欢蟹爪兰,因为它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有在冬天盛开的坚强意志。
篇三:我种的植物
上个学期。科学老师让我们养植物,并我们把自己养的植物带到班级。让同学们互相参观。
我把我的植物拿到了班级,原以为在整个班级里应该是我的同学长的最高、最大、最茂盛的。可是,我的想法是错的,因为,我一到了班级就惊奇的发现:我的植物居然是长的最低、最少、最稀少的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就偷偷地观察他们到底是怎样养植物,能白色颗粒植物长得那么高、大、好。这时,一个同学正在给植物捉虫,并且放下白色颗粒回家,我便很城恳地向那一位同学要了一些白色颗粒回家,让妈妈帮我看一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回到家后,我马上给妈妈看,妈妈说:“这是一种化肥,能让植物比原来长得更好、更茁壮。”我想:我养这一个植物既没有给它捉虫,也没有给它施肥,更没有好好关心它,植物才会长成这样的。通过这一件事,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仔细,要做到最好,必须多动脑,勤动手。
观察日记作文 篇6
9月7日星期一晴
今天上课第二节课是科学课上种子发芽,快下课老师发给我们几个盒子和十几粒豆子叫我们去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回到教室,我把盒子的底层铺上餐巾纸在上面放上绿豆再在绿豆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纸,最后放上水,我决定每天换一次水和纸。
9月8日星期二晴
绿豆起先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下课了我又连忙拿起盒子观察绿豆,发现现在的绿豆已经皱巴巴的,像老婆婆的皱纹,又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也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真可爱!原来绿豆的豆瓣较硬,慢慢的泡后,吸水就会变得很软胀起来,后来就有了皱纹,我真巴不得一下子就让它发芽。
9月9日星期三晴
我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绿豆。哇!它发芽了,太好了。我想我该把它种在泥土里。于是我挖了一盒子的土,在土里按了一个洞,把豆放进去,最后我天天给绿豆种子翻土,浇水,就这样绿豆就渐渐的发芽长叶了。
观察日记作文 篇7
这些年,我养过许多小动物,比如说小白兔、小蝌蚪、乌龟、仓鼠、蚕……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蚕。
蚕,拉丁学名叫Bombyx mori,属节肢动物门。蚕的一生分为卵、蚁蚕、一龄蚕、二龄蚕、三龄蚕、四龄蚕、五龄蚕、蛹、成虫。蚕吃桑叶,蚁蚕的身体是黑色的,但吃桑叶后会慢慢变白。蚕排出的粪便像一粒粒黑芝麻。蚕的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就有一条与蚕有关的“丝绸之路”。不久前,蚕还随神州十一号进入了太空,进行科学实验,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为我们展示了一条能“飞”的蚕,真是太神奇了。我养了一条蚕,白色的身体,灰色的嘴巴,还有一身肥肉。根据我的判断,这应该是四龄蚕。几周后,那条蚕开始吐丝,吐出的丝竟然是金色的!这是一只金丝蚕!我小心翼翼地捧起蛹,没错!的确是金色的。又过了几周,蛹变成了飞蛾,这只飞蛾拼命地产卵,卵却是黄绿色的。
这就是我观察的蚕宝宝,作茧自缚,破茧成蝶,春蚕到死丝方尽,完成了它光辉的一生,将蚕丝奉献给了人们。